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汉台区(Hantai District)] 姜佐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7 0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他出任剧社社长,负责联系和组织剧社到城、洋、勉等县演出,为秦腔在汉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麒派须生刘奎桐来汉中演出,他又拜刘奎桐为师,学会麒派的《扫松下书》、《斩经堂》、《追韩信》、《徐策跑城》等剧目。他学习刻苦,为学跑伞,用坏了几十把伞,摔得腰酸背痛,终于练出一身硬功夫,成为当时汉中京剧界名角。在演戏技巧上博采众长,创汉中舞台美术和灯光运用之先。首倡戏曲化妆,由粉彩改为油彩。解放后,姜佐周任天汉剧社社长。大众京剧社成立,兼任社长。从1952年起,他在社内招收学员,培养了一批优秀戏曲人才。自己先后在京剧《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红娘子》中饰李自成、宋江和李信;在秦剧《和平使者》、《将相和》、《十五贯》、《杨门女将》中饰墨翟、蔺相如、况钟、寇准等。他主演的传统戏《周仁回府》、《蝴蝶杯》等剧目,上座率经久不衰。导演了《北京四十天》、《里火春风斗古城》等戏。把京剧《追韩信》、《四进士》移植为秦腔。“文革”期间,姜佐周被错定为“历史-”,开除公职,遣送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他不顾年迈,导演《赵氏孤儿》、《生死牌》,并在剧中饰演角色。还将京剧《三凤求凰》移植为秦腔,对汉中戏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03 , Processed in 0.0535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