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回复: 0

[新会区(Xinhui District)] 陈瑞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7 0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瑞祺(1885~1950)

陈瑞祺,名祯祥,字文典,广东新会人。自幼在家乡受教育,13岁到香港续学,18岁辍学从商。一年后赴法属东京湾(今越南海防)等产米区作实地考察,先后在海防和西贡开设广和兴和广中兴(后改名广正兴)号,专营大米生意。30岁时总管商号业务,西贡的粮食加工业扩展为日产大米300吨的大厂,旋购置一艘1000多吨的“黄石公”号货轮,从越南运大米至香港。民国25年(1936)增设“正心有限公司”经营地产业,业务蒸蒸日上。陈氏致富后关心教育事业,民国16年先后在家乡创办以其父名命名的澄波第一和澄波第二小学,并承担一切教学经费,免费招收学生,办学长达23年。民国22年又先后在广州、佛山、江门、新会和香港、澳门等地创办20余间澄波义校。陈氏还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民国25年与其子女研制出人造丝、人造棉、人造麻以及人造玻璃等化学纤维和建筑材料。针对中国缺医少药,又研制出风热油、风寒油、健康水和霍乱散等药品,并大批赠与贫病者。民国37年以百万元计划在家乡开辟“瑞祺埠”,填土300多亩,筑堤700多米,可惜没有完成。陈氏乐善好施,不是一时一处,举凡民国4年珠江三角洲大水灾、“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批难民流入关内、民国24年山东水灾、民国25年河南干旱、民国28年江门沦陷、民国30年香港失守造成大批难民等,无不捐资运粮,进行赈济。民国37年(1948)还在家乡兴建慈贤孝医院,为乡亲赠医送药。估计用于家乡公益事业耗资达50余万元,用于其他救灾公益等事业则超过100万元。陈氏1950年逝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11:35 , Processed in 0.0520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