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回复: 0

[陆丰市(Lufeng City)] 粱荫源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7 06: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粱荫源(1906-1987年),又名任元,广东省紫金县蓝塘人。在上海复旦大学读教育学系时思想进步,因参加抗日救亡--,遭国民党-镇压,曾被警棍击伤,并被抓去坐牢半年。毕业后回乡从事教育工作,并先后在陆丰、龙川等地中学任校长。他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宣传抗日,大胆传播真理,精心培育英才,成绩卓著。民国29年(1940年)春,陆丰地下党县委,向县长张化如推荐梁荫源出任陆丰县立一中(龙山中学)校长,县委并派了县委宣传委员陈颂明和多名党员到中学任教导主任或到简易师范班学习。

梁荫源大胆革新学校管理制度。为适应抗战形势,以延安公学模式办学,亲为《龙山中学校歌》作词。校歌内容意义深刻,政治号召力强,成为学生革命精神支柱,一直保留至今。当时中共县委要求龙山中学党支部,负责培养陆丰的抗日军政干部,所以学校增加了时事课、军事课等,教育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组织学生军训,聘请郑建文(地下党员)任教官,举行夜间野营作战演习,提高学生军事常识和智力,培养学生勇敢精神。梁亲率师生上街头、下农村宣传抗日救亡,积极配合以郑建文为团长的动工团演抗日白话剧,带领学生作渔民生活调查,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等活动。梁团结教师,爱护学生,尊师重教,使龙山中学学生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气象。学校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进步学生品学兼优者居多,校誉大振,成为一座名牌学校,誉满县内外。这一时期在龙山中学任教、读书的中共党员及龙山中共支部发展的党员,一部分人调去东江纵队参加抗日战争后,大部分人参加了解放战争,龙山中学成为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民国35年(1946年)初夏,梁荫源任母校紫金中学教导主任。后去了台湾。但到台湾不久,于1950年因被台湾当局认定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被捕,入狱整整10年。出狱后,靠开小店维持生活,60岁患心脏病,靠义子义女供养,才免于饥饿。但他仍勤奋读书、写作。1984年写了一首诗寄回大陆:勿为死别生离悲,莫话沧桑世事非。花绽晨曦宜谛视,月圆夜静好沉思。流光洗尽浮华梦,岁月催返坚挺姿。也嘱故人多保重,河山一统是归期。

1987年3月2日,他准备取道泰国回乡前夕,溘然长逝,享年81岁。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12 , Processed in 0.058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