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0

[五华县(Wuhua County)] 吴妙胜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2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妙胜(1940-2004),转水镇蛇塘村人。1958年考入天津大学。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轻工业部钟表科学研究所工作。后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担任博士生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仪表协会元件学会理事、陕西省轻工业会钟表学会理事、陕西省仪器学会工艺学组委员、中国钟表专家。吴妙胜从事钟表科学研究所工作30多年,对新产品开发和研究,攻克过许多技术难关,硕果累累,为中国钟表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国防军工配套研制工作作出巨大贡献。他早年参加西安市火车总站的大型钟表研制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石英气象天文钟的设制工作,崭露头角。1978年4月,出席陕西省首届科学大会并获奖;同年,又获全国首届科学大会奖,被授予中国轻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在完成科研任务同时,还为国防、人造地球卫星、部队、地方、大学承担大量讲义编写、讲课和带研究生的任务,苦心培育人才。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因回收计时仪表不准确,致距离预定回收地点相差1000多公里。为攻下这一难题,他接受人造卫星音叉时控机构(代号321#)项目,并任项目组长,带领科技人员连续攻关,成功地完成该科研项目,使人造地球卫星回收,与预定地点不超过2公里。自后,该项目成果被应用于“中国两弹一星”和宇宙飞船的回收。同时,他带领研究生到东海舰队,共同研制完成DSZ型高频石英舰海天文钟项目,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2000年,吴妙胜在中国钟表科学研究所退休。退休后,研究设计成功的中国式石英钟表机芯,代替日本进口机芯,为中国钟表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40 , Processed in 0.0599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