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惠阳区(Huiyang District)] 郑为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0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为信(1898—1990),惠阳县淡水人。民国6年(1917)入广州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民国9年(1920)入北京新华大学。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11年(1922)入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民国12年(1923)赴爪哇八间端,任中华小学校长。民国13年(1924),与潘鼎铭、潘燕修等人组织、成立“淡水青年新社”,任“淡青社”主任委员。“淡青社”办起青年新社小学,郑任校务主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国16年(1927),任广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的上尉股员。民国17年(1928)1月至民国20年(1931)12月,任赤溪县(后并入台山县)冈头区小学校长。民国21年(1932)1月至民国22年(1933)夏,任惠阳“淡水书局”总经理。秘密销售马列主义著作。民国22年(1933)冬,在李济深任主席的“福建人民政府”当监印,后当财政科员。民国25年(1936),至吉隆坡雪兰莪州任吉隆坡循人小学校长。向学生宣传反侵略、反封建的道理。民国26年(1937)8月,爱国侨领陈嘉庚等人在南洋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郑被选为该会委员。郑积极动员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日。民国27年(1938)10月,爱国侨领黄伯才等人在吉隆坡成立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救乡委员会,郑被选为该会委员。民国29年(1940)10月雪兰莪州总视学官取消他的教员注册证,郑转而从事文书、家庭教师等工作。民国34年(1945)8月,吉隆坡循人小学校董会再聘郑为校长。郑爱护学生,教育有方,受到华侨称赞。1950年11月回广东,任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办事处秘书。1956年8月,加入中国致公党,先后任致公党惠阳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57年,郑发动惠阳籍华侨、港澳同胞集资创建惠州华侨中学,任校董会第一副董事长。1962年,被选为惠阳县副县长。尔后,先后被选为中国致公党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致公党四届广东省委委员,致公党惠州市委主任委员,惠阳县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委员,惠阳县侨联副主席。晚年回淡水居住。1990年3月4日病逝。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地方志办公室

淡水街道 淡水街道,地处惠州淡澳经济走廊核心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古称“依河而生,因渔盐而盛”,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淡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崇尚文化,涌现出邓承修、邓仲元等名人。淡水的老建筑风貌保存较好,历史街巷商业特色突出,有10处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历史建筑,涵盖庙宇、民宅、宗祠、会馆、书院、茶楼等多种建筑类型,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03 , Processed in 0.0487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