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回复: 0

[顺德区(Shunde District)] 翁建才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5 2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翁建才(1937~1985年),小黄圃人。生于香港工人家庭。民国33年(1944年),随父母迁回母亲乡下顺德县黄连,以三年半时间完成小学六年学业。13岁到圩上码头记账帮补家计,随后到广州一家小百货店当学徒,业余坚持自学。1952年9月考上武汉水利学校,1955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水电局,继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从事技术工作。1978年晋升设计工程师、设计队副队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提升设计院副院长。历年被评为部级、省级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勋章。30年间,负责或参与勘测设计甘肃省中部严重干旱区十多项大、中型引水和提灌工程,灌溉面积达100多万亩,被誉为甘肃省引水提灌事业的拓荒者。

建才对技术精益求精,专业水平与时俱进。50年代搞低扬程机械灌溉,六七十年代搞中扬程电动灌溉,80年代搞跨流域引水自流灌溉,均勇于革新,不断推出优秀设计方案。1965年,建才审查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三角城电灌技术设计方案,发现总干渠跨10道大沟,施工十分困难,通过多次踏勘,另选合理线路,长度由原来的7公里缩短为5公里,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80年代初负责联合国援建的西岔电力提灌工程,更成功进行一系列革新性设计,整项工程施工快,质量高,多次受到水电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表扬。对于非设计性的应用技术,建才亦多所发明创造,发表了《高扬程电力提灌勘测设计的几个问题》等技术论文。

建才以改变大西北缺水地区的苦旱面貌为毕生事业,到甘肃后第七年才回乡探亲兼办理婚事,婚后三天又匆匆赶回兰州。以后夫妻一直分居南北。每次探亲,他都带上资料、图纸,在家中继续工作。30年间,一直坚持每年野外勘测200多天,工作起来没日没夜。1984年8月,建才领队踏勘硫磺沟引水工程,宿营地有三个晚上设在祁连山北海拔3500米处,见帐篷住不下,主动和另一位同事蜷缩在冷风飕飕的吉普车里过夜。第二天一早,照样扛着器材带领队伍攀上海拔4152米的冷龙岭,沿途风雪交加,心跳气促,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严重损害了建才的身体健康。1985年6月,他出差武汉,参加水电部组织的《抽水站设计规范》书稿审订,书稿审订结束时,心脏病发作而昏迷休克,经抢救无效,于24日清晨去世。7月16日,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向翁建才学习的群众活动。同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翁建才英名永存》和专题报道《魂系大西北—记优秀共产党员、水利工程师翁建才》,指出“他身后留下的一眼眼甘泉,一道道大坝,一片片绿荫,是他生命的丰碑,高原人民将永远记在心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11:20 , Processed in 0.0512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