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回复: 0

[华容区(Huarong District)] 万灿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7 0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灿(1902-1973),名灿之,葛店镇人。早年随父万廷献在北京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清华园(清华大学前身)带领学生旅行-被捕,出狱后被开除学籍。1920年留学日本,因见日方保守,无所学,遂回上海,入沪江大学。1922年赴法勤工俭学,又觉得法国过于繁华,非求学之所,遂转考德国柏林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期间,结识民主革命志士邓演达,因志趣相投,发起组织“ ”(后改“中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现称“中国农工民主党”)。毕业回国后任-编修。

1930年,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代法学院院长。1933年,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他即弃职投效,任政府秘书长,参与抗日反蒋运动。失败后遭通缉,潜逃香港,组建“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从事倒蒋抗日活动。1935年再度赴德国,任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教授,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驻欧支部,任特派员,兼“旅德华侨抗日联合会”常委、十人小组负责人,曾去苏联参观学习。

“芦沟桥事变”后,接周恩来电:“已取消通缉令,速回赴国难。”万灿回国后,任政治部设计委员,桂林李济深办公室顾问。次年,应-长于佑任邀请,赴重庆任-委员,仍进行民主革命组织活动。

解放后,万灿历任金陵大学、安徽大学、中央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教授,厦门大学工会主席、公共外语考古室主任,第一届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中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团结部部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南方书记,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常委。“文革”期间,受尽摧残破孩,1973年9月29日在南京含冤逝世。   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3:58 , Processed in 0.0627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