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陈大濩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15: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大濩(1910~1988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山东济南。民国13年(1924年),入福建马尾海军艺术学校,转海军学校航海班。不久,进上海江南造船所当学徒,开始学唱京剧(谭派),后入上海交通大学。民国16年,肄业后入杭州公路局行运科任办事员,同时从陈福奎学戏,师承余派,有“杭州余叔岩”之称。民国20年,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四郎探母》。民国25年,赴上海创办刊物《银行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广州任交通管理处办事员。民国27年,投身戏剧事业,到北平拜余叔岩为师,与孟小冬、李少春并称为“余派三杰”。后曾任北平国剧常务委员。民国36年,赴上海、武汉等地领班演出。1950年,在上海组织濩声剧社。翌年10月,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后转上海京剧院任演员、编剧和导演,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上海民盟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58年,调山东京剧团。1960年,调杭州京剧团(后改称浙江省京剧团)。1980年,被选为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剧协常务理事。大濩综合谭派、余派艺术,汲取汪桂芬、王凤卿等名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从事编剧、导演及戏曲理论研究工作,编写的历史剧有《窃符救赵》、《铸剑》、《黄魏争功》、《卧薪尝胆》、《气壮燕京》、《孙安动本》、《方腊颂》等,还改编历史剧《搜孤救孤》及现代剧《金玉姬》、《降龙伏虎》等。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11:54 , Processed in 0.0493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