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回复: 0

[萧县(Xiao County)] 张云川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22: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云川(1904~1965),原名张长浚,萧县寿楼乡张寿楼村人。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民国15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对“中山舰事件”和“孙文主义学会”等组织的-活动不满,发表一些批评时政、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被视为左倾激进分子。“四·一二”政变后,-离开广州赴武汉,参与国民党江苏省的地下反蒋活动。“七·一五”事变后,在国民党第五路军政治部供职,随军北伐。民国17 年离开部队,到山东金乡、诸城等县师范学校任教。在金乡因支持民众反对县长吞没公款,被捕入狱,不久获释。民国19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民国24 年该会易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他被推为中央委员,奉派至北平、山东、河南、绥远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民国27 年到重庆,在李济深主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任视察。为了能了解沦陷区的情况,他只身前往北平,搜集大量日伪的罪行资料,返回途中被日军逮捕,受尽酷刑,后因“罪证”不足被释放。他把搜集的资料带到“战地委员会”展览。民国31 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他被选为中央委员。6 月,去香港筹办《光明报》,任副社长。曾用“雨三”的笔名著文,驳斥国民党反动派对民主政团同盟的污蔑。

香港沦陷,他返回重庆,代表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前往苏北解放区参观视察,访问了新四军军部和第四师、二师所在地,受到陈毅、谭震林、罗炳辉、彭雪枫等将领的热情接待,民国32 年6 月离开解放区。行前,陈毅赠诗4 首,其中一首:“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温温君子度,桓桓壮士心;海泽良饶沃,山岚足苦心;乔木莺迁候,重游锡玉音。”赞扬他为全民团结抗战不辞辛苦,共济时艰的精神。返回重庆后,即将解放区之行作了汇报,并接受塔斯社、路透社记者的采访,又以“刚文”笔名在新华社办的《群众》双周刊上发表了《苏北见闻》,对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作详细客观的介绍。接着他又赴桂林、昆明等地向知识界、文化界人士宣传,扩大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民国33 年,解放区军民抗战情绪高涨,他再次到苏北解放区,相机对汪伪军策反。经过1 年多努力,汪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于日军投降后宣告向新四军投诚(后为国民党收买叛变,被解放军歼灭)。

民国36 年1 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张云川当选为中委、常委。次年5 月,他到北平与聂荣臻取得联系,参加了策动傅作义起义的工作。

民国38 年9 月,张云川以中国农工民主-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建国后,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1954 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局委员。1957 年底,被错划为 。1965 年3 月22 日病逝。1980年,错划的 冤案得以平反。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名人物:张云川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省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 [当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25 , Processed in 0.0455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