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广德市(Guangde City)] 许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16: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杰(1910—1989),号兴吾,广德县誓节渡人。7岁上学,小学毕业后,赴湖州浙江省立三中就读。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该校地质系,受业于李四光教授等名师。此间,参加了“五四”-。

1925年大学毕业后,许杰在安庆建华中学和安庆一中等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委员。北伐军抵武汉后,他奔波于安庆和武汉之间做联络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通知他转移隐蔽。他辗转回到家乡,受聘在广德县立初中任教务主任兼教员,半年后辞去教职前往上海。1930年,由李四光举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致力于地质矿产调查和地质研究事业。抗日战争爆发,许杰随研究所到内地,1943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从事爱国民主活动。抗战胜利后,许杰随研究所迁回南京。1946年他曾以地质调查为掩护,去皖南山区给新四军送过药品和通讯器材。在迎接南京解放中,许杰团结和说服中央研究院的同事, 了国民党当局南撤研究院的企图。

南京解放后,许杰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接管组组长。1949年底,他奉命接管和改组了安徽大学,先后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1953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调任地质部副部长,长期分管地质科技等方面的工作。1959年兼任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并领导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地质博物馆。“文革”-时期,在受到-的情况下,许杰仍承担了地质图表和地质辞典的指导工作。

许杰在其毕生的科研活动中,对中国地质找矿、地质教育、地质实验、地质编图和水文地质工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为中国的笔石学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49年建国前夕,许杰应召赴北京,出席全国科学会议的筹备会议,共商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大计。1957年冬,他参加我国赴苏科学代表团,参与制订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我国发展科技的12年长远规划。1976年,当国际地质科 合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他又率领中国地质代表团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出席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 合会第5届理事会,提高和扩大了我国地质工作在国际地质界的地位和影响。1958年许杰被苏联古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1985年荣获联邦德国地质学会授予的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1983年出版的《许杰笔石论文集》是他50余年笔石研究成果的结晶,标志着我国笔石学科的研究水平,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1984年优秀科技书刊一等奖。

1954年9月起,许杰连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又被选为五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6年2月起,任中国民主同盟二至五届中央常委、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1950年上半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57年起,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代理事长、名誉理事。1959年当选为中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79年当选为该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79年起,他改任地质矿产部顾问。1980年7月兼任该部科技委员会主任。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名人物:许杰 安徽省六安 [当代]许杰 (1901~1985) 广东省中山市 [清]许杰 (1911~1978)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当代]许杰 (1901~1993) 浙江省台州天台 [当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3:22 , Processed in 0.0506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