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回复: 0

李晴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5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晴峰(1874~1950),名晓山,号光国,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八月初四日出生在太平畈乡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丧父后,家境十分贫困。他生性聪慧,渴求读书,受到本地一位塾师的怜悯,分文不取收为学生。他刻苦求学,奋发向上,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考中秀才。正准备赴省考贡时,适逢同盟会兴起,遂放弃中举机会,秘密加入了同盟会,投入反清斗争。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元年(1912年)当选霍山县临时议会议员。为适应新形势,他虽年近40,仍考取为培训行政官吏而创办的法政学校(初建时名江淮大学)政治科学习3年。毕业后,逢袁世凯窃国称帝,遂同沈子修等投入倒袁 运动,受到通缉。袁死后,因反袁有功,被民国政府任命为内务部主事。当时军阀掌权,京城形势严峻,他借口回乡省亲而离京。形势稍加稳定,各省重选众议院议员,晴锋先后当选后补议员、议员,他利用合法地位参加进步人士同主皖军阀的斗争,深感军阀祸皖,共和名存实亡,遂立志办学,走教育救国之路。先在家乡创办淠源学校,后同好友黄艮甫等在上上市创办狮山中学,并任董事长。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成立后,应沈子修校长之邀,任校总务主任兼教员。16年,为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同沈子修组织以“三农”师生为骨干的民军,并受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一团,他任上校团长,沈子修任党代表。在同军阀军队激战时,他们身先士卒,士气大振,-皆捷,蒋介石却下令退却,他愤而辞职。不久,应友人含山县长陈某之约,赴含山任第二科科长,陈某离职期间,代行县长职责。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鉴于北伐成果为蒋独占,他登报申明脱离国民党,回乡隐居,不问政事。抗日战争期间,曾出任县参议会议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护人民政府,1950年5月病故家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11:58 , Processed in 0.0465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