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复: 0

马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8 0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良(1840-1939)字相伯,原名建常,又有求在我者、华封老人等别号。祖籍丹阳,生于镇江。家庭殷实,信仰天主教,马良幼年即受洗礼,教名“若瑟斯藏”。12岁到上海进法国教士办的依纳公学(徐汇公学)读书,成绩优异,尤以数学、拉丁文等更为突出。毕业后,他先后在山东布政使佘紫坦、驻日公使黎庶昌、北洋大臣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办理洋务和外交。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驻日本长崎领事、驻日本使馆参赞。
光绪二十六年马良把家产良田3000亩捐献给教会办学,而教会却拖延未办。光绪二十八年在上海创办震旦学院。他办学提倡以科学为主,特别注重拉丁文。光绪三十一年,法国教会攫夺震旦的领导权,“尽改旧章”,引起学生愤怒,全体退学。马良又筹办复旦公学,自任校长。光绪三十四年震旦学院拟在法租界建设新校舍,马良又捐助10余万元。此外,他还办过大同大学,赞助过辅仁大学和启明女中。
辛亥革命时,马良曾代表镇军都督林述庆去上海参加各省军政府筹组联合机构的会议。江浙联军总司令部在镇江成立,他担任外交部长。民国元年(1912年)任袁世凯-高等顾问,民国2年任北京政府政治会议议员。并曾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时,他已92岁高龄,仍不顾年迈力衰,作演说,写文章,鼓吹团结抗日,并与章太炎联名通电,要求“立息内争,共御外侮”,先后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成会、江苏国难会、不忍人会、中国国难救济会等组织,号召抗日与民主。民国21年参加宋庆龄等组成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民国22年任-监察委员。民国24年,上海文化界人士组织救国会,后来发展为全国各界救国会,一切通电、文件都由马相伯领衔。七君子被捕,他亲到南京,竭力营救,愿“拿我的头颅来担保”,人民尊之为“爱国老人”。民国26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
南京沦陷,他撤退到大后方。民国27年末,他在从广西转移昆明途中得病,留居越南谅山。民国28年4月6日他100岁诞辰,国民政府颁发褒奖令,中共中央的贺电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同年11月在谅山逝世,举国哀悼。
著作有《马相伯文集》、《马相伯先生国难言论集》、《一日一谈》、《马相伯备忘录》等,重要的数学著作《度数大全》已散佚。曾助其弟建忠删定《马氏文通》。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名人物:马良 (187~222) 三国时期蜀汉侍中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 [三国]马良 (1875~1947) 河北省保定市 [近现代]马良 (?~1642) 明末起义军首领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明]马良 (1878~1952)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 [当代]马良 (1920~1994)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 [当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1:15 , Processed in 0.0736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