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东海县(Donghai County)] 刘一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7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一麟(1907—1985),东海县浦南乡富安村人。1921年9月就读于江苏省第十一中学,1924年9月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德文,1927年转入 该校医学系学习。1932年留学德国,在汉堡医科大学热带病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33年以其《关于寻找布氏杆菌的嗜茵体和念珠菌的嗜茵体》的论文,获 得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1934年6月,刘一麟在新浦开设了“益龄医院”行医。1939年,新浦沦陷,刘一麟离开新浦去灌云县杨集。1941年去上海行 医,1947年4月返回新浦复业,仍称“益龄医院”。

新浦解放后,应聘任鲁中南卫生学校教师。1950年出席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带领“益龄医院”同仁加入新海 连市工人医院(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刘一麟医术精湛,使许多危重病人得到挽救,很多患儿起死回生,被人民群众称为“神 医”。刘一麟医德高尚,对所有求治病人,都一视同仁,认真负壳进行诊治。遇有极贫病人,慷慨解囊,减免收费。刘一麟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 利,深受人们普遍尊重。

1955年4月,在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刘一麟当选为副市长,兼市体委主任,后历任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委员会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常委,连云港市政 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市科协一、三届主席。1957年7月加入中国0。1964年,刘一麟曾作为医学界代表,赴苏联、南斯拉大、阿尔巴尼亚等国考察。

刘一麟一生从事医疗实践,还特别注重医学研究。他是《中华儿科杂志》编委。1979午,研制成功了新型血液淋巴细胞分离剂——细胞净,优于国外的通用制 剂,获1979年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探明了连云港一带夏秋流行的“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病原体为轮状 ,1982年在《中华流行病》杂志 上发表了《连云港市轮状 急性胃肠炎流行情况》的论文。主要译著有《关于Reye氏综合病》、《左旋眯唑》、《皮肤粘腹淋巴结综合症》、《抗d胰蛋白酶 缺乏症》、《AoP与血小板集聚》等百余篇外文资料。

刘一麟对中医学理论颇有研究。1960年在上海召开的中西医结合科技大会上,他宣读了《乙型脑炎病人食物问题》的论文,所阐述的“流质素食”辅助治疗高热 病人突破国际上一直沿用的“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治疗总性传染病”的观点,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以后,他陆续发表了《中医治疗乙型肝炎食物的研究》、《中医五 行规律的再探讨》、《中医饮食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等医学论文,引起了中医学界的关注。他还带领医务人员多次到云台山采撷草药,为救死扶伤吃尽千辛万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3:56 , Processed in 0.0538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