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回复: 0

[泰兴市(Taixing City)] 刘伯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21: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伯厚(1886~1946),原名宗宽,学名愚,字伯厚。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生。泰兴焦荡乡头圩村人。进步教育工作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文史科。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泰兴县中等近20所中小学及涟水师范、海门锡类中学、南京三条巷小学等校任教,长达30余年。

刘伯厚受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影响,赞扬民主,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执教中,他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关心国事。曾借用《三字经》中词句编成讽剌喜剧《追债和赖债》,组织学生演出,启发大众反抗剥削制度。民国16年(1927年),参与沈毅领导的反“清党”斗争,随后又参与斗争-、吸毒、-的县-长陆文凤,遂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后,又积极支持和参与沈毅所领导的农民-。次年“济南惨案”发生后,他率领学生上街-,宣传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他濡墨挥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丧心病狂,莫此为甚!”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抗日,并起草宣言,动员群众捐钱捐衣,支援东北义勇军。不久,因当局将捐募经费移作他用,他发动师生--,遂成泰兴历史上第一次-。此后,他阅读了《论持久战》、《西行漫记》等书,深感祖国前途有望,观念为之一新。新四军东进黄桥,他听了陈毅的报告后,当即代表泰兴人民讲话,表示坚决拥护,并动员群众,积极交纳公粮,支持新四军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民国30年,他担任泰兴县参政会议长,兼泰兴乡村师范校长,继任三分区联合师范校长、苏中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教育处处长。当时战事频繁,校址屡迁,办学采取游击方式,往往膝盖为桌,背包作凳,席地而坐,随时转移。他虽年近花甲,仍和师生们一样,热天睡门板,冷天卧地铺,坚持办学。民国33年春,他带领联合师范全体师生,跋涉400余里,穿过敌人-线,到达宝应县境,继续办学,培养了一批抗日干部。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民国35年,任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同年11月25日他随军北撤,抵阜宁时,路遭敌机轰炸,为浓烟所呛,气管炎急剧发作,就医华中野战军医院。因内奸医生以纯-冒充止咳药,使其吸用中毒,于翌日去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03 , Processed in 0.0597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