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崇明区(Chongming District)] 陈浩煊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5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浩煊 (1923—1968)

陈浩煊,1923年生于新民乡谢家镇。他7岁入学,1941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数理系,次年改入复旦大学土木系攻读,1945年毕业留校任教。1951年调交通大学,1952年调同济大学。

陈浩煊是民主同盟成员。他曾任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硅酸盐教研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和硅酸盐学报编委等职。

陈浩煊才思敏捷,博识-,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在建筑材料科研上颇有成就。他从事的水泥晶胚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 1956年发表题为《以水泥晶胚加速水泥硬化并提高水泥标号的初步试验结果》的学术论文,引起国内有关部门重视,获得学校科学奖。 1959年他与上海振华造漆厂协作研制聚醋酸乙烯乳浊液作为水泥砼的塑化剂。1960年利用禽毛经苛性钠处理制成禽毛缓凝剂获得成功。 1965年对湿碾矿渣的硬化机理提出独到见解。他的学术著作还有《石膏缓凝塑化剂试制实验小结》、《变性竹材》、《凝聚醋酸乙烯为补加剂改进水泥强度性质的试探试验小结》和《塑化竹材》等。

陈浩煊在同济大学主要担任建筑材料方面的教学任务,对胶凝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尤有钻研,他编著的《胶凝物质工艺学讲义》1963年出版,作为全国通用教材。

陈浩煊患有肾结核,一侧肾脏切除,但他长期抱病工作。“文革”中身遭厄运时,仍不忘完成科研计划。他在绝命书中写道“如有可能做成功,也是对党和人民的一点心意。

陈浩煊为人耿直坦诚,光明磊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文革”中因不堪受辱,于1968年7月含冤去世,年仅45岁。1979年同济大学为他平反昭雪。  相关院校:
暨南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4:01 , Processed in 0.0622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