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凌海市(Linghai City)] 高维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8 08: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维岳高维岳,1875年出生,辽宁锦县(今凌海市石山镇)人。字子钦。在奉军中有儒将之称。
1900年,高维岳投笔从戎,在朱庆澜将军的巡防营任司书。
1907年,高维岳入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二班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回东北,适逢奉天巡防营整编,遂到孙烈臣前路巡防队任哨长、哨官。
1912年,高维岳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军官军士团教育长,后任奉军第27师参谋长。
1921年7月,高维岳任奉军第27师54旅107团团长。后任53旅旅长。
1923年,高维岳任东北第19混成旅旅长。
1925年,高维岳任东北陆军第7师师长。
1926年初,高维岳任安国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第9军军长。
1926年8月,高维岳任察哈尔特别区都统。都统署设在张家口,为大境门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大好河山”这四个字。高维岳上任之初,察哈尔民众对奉军毫无好感,认为奉军不少头目出身草莽,军纪军风定然不好。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高维岳治军很严,他常常微服私查,发现妄生事端者,统统予以严处。因高维岳责打过有过失之士卒,故有了“高二打爷”的绰号。出于敬畏,当时军中还流传着如此之说:“谁要倒霉或做了亏心事,就会在街上碰见‘高二打爷’。”那时,在张家口一些公共场所(戏园子、茶肆、书场等),常常有地痞流氓寻衅闹事。高维岳建立了-巡查制度。每家戏园子开戏前,即来一支由五六名军人组成的“督察队”负责压场。他们荷枪实弹,坐于特设的“弹压席”内。带队军官入场时还手持一支约三尺长的木箭,上 书“察哈尔高”四字。这支令箭标志着高都统赋予“督察队”的临场处置之权。当时,百姓们叫此箭为“大令”,可见其威力之大。高维岳在张家口期间,其功不可没,其过亦不应掩。过之大者,是奉命杀害了共产党人多松年。
1927年7月25日,高维岳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928年,高维岳调回奉天。后在南京军事参议院任参议。“九·一八”事变前张作霖自任陆、海、空军大元帅时,张敕令加封高为“岳威上将军”,并在其家乡石山镇西岭及东河洼子分别立九眼透龙石碑各一座,以彰其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维岳频频致信友人,了解东三省沦陷情况。不久,高维岳调到北平军事委员会任职。
1933年2月,日军侵占热河,长城抗战枪声打响。在日本人进关前,北平军分会转移到西安,高维岳因年老体弱未能随行。他家住北平地安门附近的前圆恩寺胡同,从早到晚,足不出户,为国家忧,因病体苦,生活窘困,苦不堪言。日军进占北平后,曾让北平-的邵文凯几次到高家,邀其出山任职,皆遭拒绝。他说:“我不能当汉奸给日本人干事,当-奴。我愿当汉奸在东北就当了,那还能保住我的家产(日本人在1932年侵占锦州时,把高家房产没收了)。
1938年10月,高维岳病逝,享年64岁。他在临终时对家人说:“我为官多年,虽无功于国,无益于民,但未尝不以国家民族为念。日寇入侵,我也未失掉中国人的气节,未给他们当傀儡官。我多年的薪俸所积,亦不足以养你们到老,你们自谋生计去吧!”
  同名人物:高维岳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 [近现代]高维岳 (?~1908) 陕西省榆林子洲县 [清]高维岳 (1871~1933) 陕西省咸阳长武县 [近现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0:57 , Processed in 0.0648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