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法库县(Faku County)] 赵林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6 0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林春,1931年12月31日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东二台子村人。自幼居住在法库城内。1939年1月至1942年12月,在法库第二国民学校(初小)读书。1943年1月至1944年12月,在法库国民优级学校(高小)读书。1945年1月至1951年7月,在法库中学(法库国民高等学校、辽北省第六中学)读书。1951年9月至1955年9月,在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冶金系读书,攻读压力加工专业。1955年9月至1956年11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6年11月至1960年12月,在苏联莫斯科斯大林钢铁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1960年12月至1961年4月,赵林春从苏联回国后,在北京外语学院接受形势教育。1961年5月至1963年2月,在鞍山钢铁公司工作。1963年2月至1994年10月,在国家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工作,中共党员,历任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研究室(所)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现为《轧钢》杂志主编、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薄板成型研究会副理事长。

在苏联留学期间,赵林春在莫斯科斯大林钢铁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学位,经过4年的刻苦钻研,在该院压力加工研究室完成了学位论文;同时学习、考察了苏联主要钢铁企业的轧钢生产技术;还与教研室同事合作,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完成研究报告,该项研究成果在工厂应用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60年11月,赵林春在莫斯科钢铁学院学术委员会上作学术报告,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后,被授予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在鞍钢工作期间,赵林春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军工用新型材料的研制、生产工作,获得重大成果,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受到国家级的嘉奖。在钢铁研究总院参加、主持、领导多项新型材料的研究工作,并组织、领导科技人员,就钢铁工业重要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轧钢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家级和部级多项奖励。同期,赵林春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压力加工学术组副组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名誉理事、中国薄板成型研究会副理事长,曾多次率团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被聘为第一次国际塑性加工会议荣誉委员会委员,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工作。赵林春在学术著述方面还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卷》中的《压力加工》分编委会副主编、《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金属塑性加工卷》顾问、《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一书《轧钢科学技术》章的主笔、《钢的质量现代进展》副主编(编委会常委)等等。参与策划、创办了全国性科技刊物《轧钢》杂志,并担任主编。还受聘为国家钢铁材料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顾问、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享受经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10月,赵林春在钢铁研究总院退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11:40 , Processed in 0.0456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