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襄汾县(Xiangfen County)] 郑宗虔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5 08: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宗虔,字诚斋,原襄陵县襄陵镇东街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历任襄陵县简易师范讲习所、第三高小、第一高小,民族革命高小、城关小学教师。生有2子1女,长子思远,次子思达,女儿秀英,都是抗战初期参加工作的革命者。

郑宗虔为人耿直,治学严谨,思想进步,经常给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辅导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师生之间平等相待,情谊融洽。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他支持长子思远参加八路军学兵大队,不久又送次子思达参加革命,继之鼓励女儿秀英到县妇女救国会工作。他常常教诲儿女:“覆巢之下无完卵,国破何以为家,要好好工作,为抗击日寇出力甚至献身。”

1938年春,根据省牺盟总会培养革命干部的指示,襄陵县在襄西、襄东分别开办了民族革命高小(简称民高)。郑宗虔在襄西民高任教,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是爱国进步人士,多系共产党员。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民高一成立就得到党的亲切关怀和牺盟会的具体帮助。他根据学校安排,以抗日救国为目标进行教学,除上文化课外,给学生讲授了《日本侵华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同时带领学生进行军事演习,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学生在校学习了文化知识,接受了革命教育,毕业后大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不少人成为革命的骨干,有的人直接参加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奔赴抗日前线。

1942年6月10日,襄陵县城和赵曲据点伪军百余人,与临汾城日本宪兵队配合,在特务队长岩丁率领下,同时在襄西、襄东进行了一次大逮捕,共捕300余人,被捕者多为积极抗日的小学教员和在乡知识分子。这就是老百姓说的“日本人抓教员”。郑宗虔、郑思达父子俩亦被逮捕。被捕后都被关押在临汾城日本宪兵队监狱,被逐个、多次审讯。审讯中遭严刑拷打,强令供出共产党员及其领导人。在被捕的300多人中,真正是共产党员的只有郑思达、梁福源、梁福仁等10余人。郑宗虔本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为了蒙蔽敌人,掩护同志,在接受审讯中,他便说自己就是共产党的襄陵县委书记。敌人逼其供出组织时,他就想着编造,而且只说远的不说近的,只说死了的不说活着的,使敌人无法落实。由于他“承认”自己是县委书记,却又未供出真实组织,就受了更多的酷刑。其子共产党员郑思达,也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怒斥敌人。经过3个月的关押和审讯,日军于9月7日,在临汾小北门外将郑家父子等26人活埋。临刑时,郑家父子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壮烈献身。时年郑宗虔57岁。郑姓名人堂

  • 郑笑妹 (1906~1951)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人
  • 郑世隆 (1942~2016) 天津市人
  • 郑豪 (1872~1942) 广东省中山市人
  • 郑立之
  • 郑大进 (1709~1782) 清朝直隶总督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人
  • 郑丽瀛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
  • 郑伟 北京市人
  • 郑振铎 (1898~1958) 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人
襄汾更多人物
  • 侯玉金 (1946~1949)
  • 郑光祖 元曲四大家
  • 高时臻 (1877~1942)
  • 王立学
  • 秦醒民
  • 李宝祥
  • 李策安 (1911~1940)
  • 王光临

下一名人:郑怀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Discuz! X

GMT+8, 2025-5-5 05:22 , Processed in 0.0442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